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分享 > 正文

服务“541”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的学习考察报告

【来源: 审核: 复核: | 发布日期:2021-05-17 】

为完成学校3000人次“线上+线下”建筑人员工伤预防教育培训和学校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建设,2021年4-5月,继续教育学院联合相关系部专业教师依次到广东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佛山市、淄博应急管理学院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聊城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的学习培训与调研,形成专题学习调研报告。内容如下:

一、建设意义

1.对接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要求。2019年以来,我省围绕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接连发生济南制药公司重大着火中毒事故、栖霞金矿爆炸事故、潍坊塔机顶升滑落事故、淄博药玻管制系列瓶施工项目坍塌事故等系列重特大恶性事故,形成较大的社会舆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服务我市产业体系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围绕我市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如何有效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助推我市“541”产业体系33个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人社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校应主动担当作为,建设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积极承担更多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科普和研发任务,助力我市“541”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思路

围绕我市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内在需求,对接人社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应急管理厅分别对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文件要求,以学校为主体,建成“1师资、2平台、2资源、1教材、1案例”的12211体系。

三、建设内容

(一)工伤预防专家和安全生产培训专职师资。人是决定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应聚焦建筑、化学、运输、制造、新业态等市重点行业,抽调相关系部专业骨干,深入研究2021-2025年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等文件内容,参加工伤预防、安全生产专项培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学、劳动保障学、人体工程学和预防医学等基础学科集中掌握,进行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条文的集中学习,考取安全工程师等相关证书,进行“线上+线下”的平台和资源建设,制定符合高职和技工院校的科普类教材,逐次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选市工伤预防专家库、安全培训专家,为德州市工伤预防、安全生产制定提供德职政策支持。

(二)线下体验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平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1.室外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以学校4000平方米的建筑施工安全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体验式教育基地、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基地为基础,补充安全体验设备、工伤预防和安全危险源识别文化展示长廊、建筑消防安全等内容,建设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的参观、体验、教育、培训基地,完成人社局3000人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工伤预防暨警示教育培训,为申报德州市人社局的全行业工伤预防暨警示教育基地和省科协的工伤预防科普教育基地做好硬件准备。

2.典型小品。围绕学校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规划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典型小品,以学校校园主干道设置交通运输标识展示。

3.室内专业工伤预防和安全培训实训场。以建筑、化学、运输、制造等实训场地,融于安全生产体验设备、工伤预防和安全危险源识别宣传展览,提炼室内安全操作文化,为相关专业工伤预防、安全生产培训做好准备。

(二)线上学习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平台。按照“短平快”提点,建设容易注册、学习、测试、保存的多开口的微信小程序线上资源平台(如下图),学生和学员在参观、培训、体验警示教育基地、典型小品、培训实训场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当场可以进行注册、学习、测试、成绩保存。


线上资源平台思维导图

该平台主要有行业学习、测验与问卷、新闻与政策、线上展馆、科普知识组成,平台知识产权归学校,可推广应用。可为学校和市局提供培训学员、参观人数、培训工种、学习进度和培训对比等基础数据。

(三)线上学习资源和线下培训资源。主要有二部分组成:

1.线上学习资源。围绕建筑、化学、运输、制造、新业态等行业,分别建设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政策知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伤事故与职业病预防、心理健康及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常识等内容资源;资源类型主要以短视频、微课、图片为主,易于碎片化、灵活性、交互式学习;针对培训和体验学员,线上资源建设在微信小程序线上资源平台,针对高职和技工院校在校生,线上资源建设在智慧职教平台。

2.线下培训资源。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培训,采取“引进来,走出来”培训模式,针对在校生和部分行业学员围绕线下体验德职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平台和线上学习资源,开展校内培训;针对不方便来校公司和项目,采取“一企一案”上门培训,培训内容为现场危险源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开展互动体验培训、定期回访,进而建成分行业工伤预防与安全培训案例库。

(四)符合高职和技工院校的特点的互通体验+科普教材。将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全教育融合,同时学时增加,课程教材以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与工伤预防的政策法规、安全生产事故与工伤事故防范知识、工伤事故与职业病警示教育等作为内容,课程以实训体验和理论普及为开展方式,教材的尽早的编制完成,将在后期省人社厅出台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中抢占我省工伤预防课程进校园的先机,铸造德职品牌。

(五)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案例。在项目建设实践中将专家型师资队伍、“线下体验+线上学习”平台与资源、课程与教材的实践经验,培训效果,反思改善,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案例。

四、建设步骤及周期

按照“整体设计、先近后远、实践完善”的原则,需要2021-2022年实施学校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体系建设,2021年需要建设内容:

1.工伤预防专职教师。通过参加全国工伤预防培训导师培训、淄博应急管理学院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聊城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的学习调研,学校以行业为核心的工伤预防专职教师已经建立。下一步,师资力量将进行政策文件、基础学科、法律条文学习掌握,协助学校完成平台与资源、课程与教材的建设工作。

2.室外工伤预防与消防安全警示教育基地。结合3000人次“线上+线下”建筑人员工伤预防教育培训要求,补充安全体验设备、工伤预防和安全危险源识别文化展示长廊,同时融合建设建筑消防安全的文化与体验模块,建设室外工伤预防与消防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进而学校对接我市安全生产实际需求,增设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培养更多我市急需的安全生产实用人才。

3.线上资源学习平台。建设融合建筑、化学、运输、制造、新业态等行业的多开口的微信小程序资源平台;资源类型主要以短视频、微课、图片为主,易于碎片化、灵活性、交互式学习;针对培训和体验学员,线上资源建设在微信小程序线上资源平台,针对高职和技工院校在校生,线上资源建设在智慧职教平台。

4.实践开展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培训。针对公司和项目,采取“一企一案”互动体验式上门培训。

2022年需要建设内容:

1.教材出版。建设出版符合高职和技工院校的特点的互通体验+科普教材。

2.省级及国家级基地。在挂牌德州市工伤预防警示基地的基础上,建设申报省级工伤预防导师培训基地。在申报省级的工伤预防科普教育基地基础上,积极申报覆盖中小学、中专、高职高专、应用性本科学校的国家级工伤预防科普教育基地。

3.工伤康复与鉴定中心的建设。工伤保险是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体系框架,学校在完成工伤预防体系建设的同时,应借鉴聊城鲁西康复医院,将学校健康管理学院与康正骨科医院、市康复医疗中心合作,在进行养老护理基础研究的同时,开展工伤康复与鉴定中心的建设,针对我市全行业开展工伤康复医疗工作。

4.校园典型小品与室内专业工伤预防和安全培训实训场改造。

5.通过全行业的工伤预防培训,串联德州市“541”产业体系33个产业链企业,拓展我校专业技术服务,为我市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涉及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应急管理局,需要学校主要领导整体规划协调;建议成立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专职部门,推进学校项目整体建设与运营。

2.项目创新实践与长效机制。结合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建立示范引领和奖惩激励机制,将项目建设主要人员向职称评聘靠拢,将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作为党委会上会专项研究,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完善学校工伤预防工作体系,进而建设工伤康复与鉴定中心,创建一批可操作、可监管、可评价、可推广的工伤预防工作模式。同时对接省市部门要求,推动学校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机制化。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工伤预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3.强化经费保障。将学校投入与争取上级资金相结合,要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依法合规支出和使用,严格落实项目验收评估制度。

建筑园林工程系 刚宪水

2021年05月18日